4月初,達州鋼鐵新廠區揭牌儀式在達州東部經開區走馬梁下舉行,5500余畝的土地上,巍巍矗立的設備光耀奪目,拔地而起的高爐磅礴大氣,宏偉新廠從藍圖變成現實,如今已具備全面投入生產的條件。標志著這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鋼鐵企業,從舊廠區邁向新征程,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宏大篇章!
今天,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新廠區,“建”證華西安裝作為全廠正式道路施工工程總包單位,如何在這座雄渾的鋼鐵新城中,打通區域循環“任督二脈”,構建工業運輸“黃金通道”,助力達鋼全面實現“搬大、搬強”目標,共同撬動達州工業動能的“蝶變”。
“路”上突圍 構建區域樞紐新動脈
爛泥洼地騰巨龍,走馬梁下起宏圖。初夏時節,走馬梁山下,一座雄渾的鋼鐵新城巍然屹立。一條條猶如巨龍般的傳送樞紐橫跨廠區之間,一個個高高聳立的彩繪高爐列陣其間,燒結廠、軋鋼廠、動力廠……在近4平方公里廠區內鋪排開來,氣勢如虹。
曾經,這里爛泥洼地、寸步難行;如今,這里道路縱橫、暢通無阻,成功串聯起9大主體工程和63個重點項目施工現場,不僅提升了區域間的交通便利性,還極大的提高了各單元間的運輸效率,促進整體工程進度再次加速。
回想起施工時的難度,項目副經理龍呂仍歷歷在目。2024年正式施工后,就遇到了長期的高溫、雨水交替天氣和60年一遇的大暴雨。即使穿上項目部定制的鋼板水膠鞋,但平場后積水流不出去,腳踩進淤泥根本拔不出來,經常給施工造成阻礙。
搬遷難度盡管大,但為了趕在今年4月前全面具備投入生產的條件,達鋼指揮部對10余家總包單位實行“賽馬”激勵機制,確保工程如期完工。面對時間緊、任務重、體量大等種種難題,項目部系統規劃、周密部署,制定出嚴謹細致的專項攻堅方案。“有條件要上,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。”動員會上,一句句話語鏗鏘有力。華安善建者們在鏖戰攻堅征程中,迎難而上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逾越的障礙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奉獻”的善建精神。
如今,達鋼新廠區公路網基本形成、暢通無阻,實現了從泥濘小道到立體路網的華麗轉身。華安善建者們用一年多時間完成了一場精彩的“路”上突圍。
通途賦能 助力工業景區新蛻變
作為一座建筑景觀化的生態工廠,新達鋼完全是按照4A級景區標準進行建設,除對廠區進行了園林化設計,同時還精心設置了景觀小品和休閑區域。百米高煙囪外圍布置燈光秀,高大的雙曲線冷卻塔畫上彩繪。在游客中心,甚至可以用VR感受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”。
因此,對于達鋼廠區道路的建設,將突破單一工業運輸功能的定位,依托園林技術打造復合型景觀廊道,轉型升級為串聯工業園區、景觀小品和休閑區域的“達鋼工業生態走廊”專線。
為全面提升道路安全性和美觀度,項目部團隊嚴格遵循國家二級公路的標準規范實施。路面基層按照荷載等級結構層厚度分別為50cm、45cm、40cm,瀝青面層采用8cm+4cm的結構層施工,全面提升配套排水系統使雨季通行效率提升100%。團隊成員以道路安全為己任,嚴格把控每一個施工細節,通過精益求精的施工工藝實現工程價值,為達鋼道路建設提高工程效率和質量貢獻華安匠心與力量。
如今,這條“鋼鐵動脈”正推動“景觀達鋼”邁向更多元化的舞臺,成為達州產業的“新地標”。達鋼也將蛻變成集“綠色化、智能化、景觀化”于一身的“鋼鐵新城”。
砥礪前行 跑出項目建設新高度
自去年3月開工以來,為完成既定建設任務,項目團隊錨定目標、全員發力,全面掀起大干快上建設浪潮。高峰時期現場日均投入作業人員92余名,31余臺大型機械設備輪番上陣,施工機械在轟鳴聲中運轉,敲擊聲、碰撞聲、機器聲相互交織。
截至目前,完成了3000米山前路、1300米廠西路、2200米中心大道、1400米煉鋼南路等道路的路基工程及路面基層施工,共計19.7千米,占總工程量的97%;瀝青下面層完成17萬余平方米,占總工程量的85%;路緣石安裝完成70%;路燈基礎完成60%;人行道土方平整完成50%;10個汽車衡全部完成。
項目全員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和使命必達的決心克服重重困難,嚴抓安全質量,拼搶建設進度,全力推動項目安全、優質、高效建設。目前項目已搶出產值7000余萬元,五一期間,項目部全員將堅守崗位,完成剩余道路的瀝青下面層施工,部分非主干道道路的瀝青上面層施工,繼續實施人行道、路燈、非主干道道路的路緣石施工,預計在6月底完成施工任務正式交付。
他們以飽滿熱情和昂揚斗志,跑出項目建設“加速度”,以嶄新的姿態,開啟向“新”而行的閃耀篇章。華西安裝將不斷塑強專業優勢,繼續發揚“善建”精神,推動達鋼實現鋼鐵強企的華麗蛻變,為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,攜手共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,貢獻華安力量!